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
今天是第36个“3·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。上午,信阳市工商局、信阳市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在美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广场庆典仪式。活动中,浉河区消费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何厚志就2017年全市消费投诉热点、质量抽检消费维权情况以及消费警示进行现场权威发布。该发布数据翔实,而且有不少亮点。
买房陷阱多维权难 电信、汽车销售服务水平低
数据显示,2017年浉河区消费维权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416件,解决1387件,投诉解决率为98%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万余元。其中,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800余人次。
根据投诉性质分析,产品质量、售后服务和合同争议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,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,其中质量问题占45.80%,售后服务问题占17.9%,合同问题占12.97%,热点投诉问题主要反映出:远程购物和预付款消费投诉不断增加;电信领域整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;房屋类消费陷阱多维权难;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满意度偏低;健康消费投诉赔偿难;保健品冒充药品误导老年消费者情况严重。
小家电合格率仅有15.2%
2017年,信阳市工商局对信阳市流通领域煤炭、电线电缆、小家电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抽检了129个批次,通过抽检发现不合格商品79个批次。其中小家电33个批次(合格5批次,不合格28批次,合格率15.2%);电线电缆27个批次(合格10批次,不合格17批次,合格率37%);在燃煤散烧治理工作中共抽检煤炭及其制品69批次(合格35批次,不合格34批次)。针对抽检结果,特别是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商品,信阳市工商局立即采取措施,责令经营者将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,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,同时对抽检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,发布消费提示警示,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。
2017年,信阳市工商局通过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,查办经销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案件48件,罚没金额20.36万元,有力的净化了市场经营秩序,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。
12315热线一年为市民挽回160万元损失
2017年信阳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11902件,投诉3009件,举报219件,共计15130件。涉及工商系统的咨询有8832件,占咨询总量的74%。商品消费类投诉1978件,占投诉总量的66%。服务消费类投诉1031件,占投诉总量的34%。2017年度受理举报219件。投诉涉及争议金额281万元,工商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金额160.64万元。
职业打假人专盯违法广告
2017年度,信阳市工商部门受理举报219件,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4%。这些举报包含对无照经营者的举报,主要涉及对违法企业、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行为进行的举报。涉及有食品加工、餐饮、家用机械销售、加油站、美容等从事经营活动未办理执照而进行的举报,其中也不乏同行之间的举报。对违反广告法规行为进行的举报,数量也很可观,主要是职业打假人的举报。对假冒伪劣商品的举报主要针对制假售假、以次充好、冒用商标等方面,主要涉及农资、保健品、烟酒、服装等。
工商、消协提醒:消费时这些坑千万要躲开
针对市民投诉、举报的热点领域,信阳市工商局、信阳市消费者协会、信阳市工商局浉河分局、浉河区消费者协会共同发布消费警示,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,谨防消费陷阱。
1.购物消费谨防消费陷阱,谨防节假日虚假打折促销,商家先升后降、凑整整券、赠券不找零、限制消费额度和使用范围等行为;
2.美容、健身、摄影服务误区多,提前约定责任大;
3.外出旅行要当心,各种“猫腻”要看清,节日旅游要避免低价团陷阱;
4.医疗保健品频出虚假宣传,甚至成为消费维权的“重灾区”,欺骗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,
5.红盾护农在行动,购买农资要查看经营者的证照是否齐全,购货发票是否提供和规范,查看质量和包装是否正常;
6.网购一定要当心,查标识辨别“真伪网站”,查信息防“刷单抄信”,忌冲动拒“虚假宣传”,留证据及时“维护权益”。
来源:大河客户端